资料图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距离县城43公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全村309户,1341人,现有党员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村财收入为零。2014年7月1日,曾守福从省委组织部派驻到寿宁县下党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秉持“创新发展、共建共享”的理念,形成并实践了“一心二业三推动”的驻村工作思路(即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抓住茶叶和乡村旅游两个主产业,推动村财和村民增收、推动互联网思维在乡村传播实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扶贫定制品牌“下乡的味道”,积极推行党媒精准扶贫新模式,有力的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
打底子,建好坚强堡垒
他注重党建引领,提升正能量,在产业发展中促支部战斗力提升。一是选准配强班子。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和各类配套组织,凝聚干部合力,重塑了村两委的良好形象。他经常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泉州、浙江等地参观学习,树立党员服务理念。一个把猪圈建在路边的党员,曾经三番五次拿刀威胁拆除违建的村干部,参观学习后,主动将猪圈拆掉。他通过支部引导,逐步把村里一个混混改造成河道管理员,化阻力为助力,有效治理了村庄电毒鱼等现象。二是制度为刚,用活载体。他积极推行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扶贫开发责任制、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户代表议事会议等制度,抓好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联动扶贫”、“我是排头兵”等党建活动,使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以前分为3个派系的村庄现在团结一心,凝聚在他的周围,积极干事创业。三是发展中促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在“两学一做”活动中,他指导支部党员成立了茶叶生产技术党小组、农家乐服务党小组等各类产业党小组,加强技能培训,经常选送年轻党员到北京、泉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实习培训,逐步形成了比创业、比技术、比业绩的良好风气。2016年,村办企业的茶叶生产技术党小组的党员也拿到了全县制茶比赛金奖。
找路子,打造扶贫定制品牌“下乡的味道”
他始终认为要脱贫还得找到好的发展路子。一是建立村企和品牌。采取股份制结构成立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25%(其中5%的股权由村集体代建档立卡贫困户出资代持),管理人员占股60%,村民占股15%。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村集体不参与公司的任何经营管理决策。注册“下乡的味道”品牌,对“下党”、“下乡的味道”等商标进行申报和保护。投入180万元,建设一个18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二是搭建产销分离模式。在下党村组建蓉党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0多户茶农入股合作社,签订茶青保底价包销协议。从泉州、福州等地引进专业销售团队入股合作社,负责品牌的运营和产品的销售。下党村委会通过“下乡的味道”品牌授权监督合作社的运行,并收取每斤3元的管理费用作为村财收入。合作社通过客户的反馈,指导和监督村里茶园的管理和茶叶生产,形成一种利益均沾、彼此制约、共建共享的机制,确保村民和村集体在产业的发展中持续受益。三是创新模式,推行“造血式”扶贫。在全国品牌中第一个植入“消费扶贫”的理念,策划实施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项目,卖茶园不卖茶叶,茶园主以一年一亩2万元价格租下茶园,茶园主每年春秋两季,不仅可以获得100斤干茶,还可以到茶园采摘,参与农事活动,住下党古民居。合作社在茶厂加工要害部位安装了8个探头,在茶山上架设了26个探头,开发可视化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以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让产品实现可追溯,让消费者真正喝上放心茶。他通过实施“下乡的味道”定制茶园项目,实现茶农收入翻番,达到每亩6000多元。
搭台子,党媒精准扶贫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他和省广电网络集团的精心策划下,“互联网+TV”党媒精准扶贫模式,让下党村的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一是信息化入村。依托广电光纤光网,边远的下党村信息化建设跃居全省一流村水平,他不仅在“扶贫定制茶园”建立可视化系统,还在全村开通了免费WIFI、看护宝、LED党员远程教育广场、微电影院、线上党务村务公开等信息化应用,让村民在享受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素质,学习了生产生活技能,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二是“互联网+TV”精准扶贫,接通“最后一公里”。利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的电视云商城、微商城和遍布全省各地营业厅1300多万固定用户等渠道,搭建起公信力强、操作方便、流程清晰的线上销售网,推销下党“下乡的味道”生态农产品。5月份以来,为下党村销售茶叶2000余斤,产值69万余元。二是开展品牌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的支持下,拍摄宣传片并在其互动电视、导视频道、开机画面上进行宣传,强化品牌形象,力争把“下乡的味道”打造成“原生态散种散养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农村经济品牌化发展,提高产品知名度。他通过推行“互联网+TV”精准扶贫新模式,将扶贫开发与信息服务并举,资金投资与智力投资并举,外部帮扶与内生增长并举,全面推进和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成效。一年多来,“互联网+TV”精准扶贫新模式,带动销售茶叶、野山羊、山地土鸡等农产品产值600多万元,直接带动64户贫困户和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村财收入达20多万元,实现村财零的突破。
竖牌子,搞活乡村旅游
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心系百姓,联系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和榜样力量。他坚持以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的精神为引领,乡村旅游扶贫助推下党建设。一是规划先行。坚持“修旧如旧”的规划思路,高水准完成《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性修复规划》,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2014年11月,下党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二是突出党性教育特色。注重挖掘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与省委党校的沟通联系,努力把下党建设成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性特色党性教育基地。两年来,下党党性教育基地培训党员干部2万多人次。三是打造旅游品牌。下党村去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2015年12月,协调省旅游局把下党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引进台湾专业策划团队,结对帮扶下党村,计划分3年投入1000万元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各种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牌子竖起来后各级党校培训班和八方游客开始纷至沓来。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投入1600多万元,完善景观亭、路灯、仿木栏杆、古村步道、旅游标识标牌、农产品展示厅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发展,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达到9000多元,村里办起了9家宾馆,7家民宿, 5家农家乐,二十几个年轻人返乡创业。
下党村在曾守福同志的带领下,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建乡以来最大的跨越式发展。曾守福同志驻村任职两年来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在换来了下党村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