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喝茶》中百余篇“办案手记”揭开纪律审查神秘面纱
“约在茶社小包间里,他进门时还回头看了看,围巾把头脸裹得严严实实。说话时捂着嘴,竭力改变声音传播方式。末了说:‘这举报我可是把全家性命都搭上了,不要让我失望。’看背影迅疾闪出,不禁悲从中来。空坐良久,那杯没动过的茶,还有着温度。”
这是一篇叫《密会》的微博,内容来自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这一微博出自今年年初出版的《请喝茶》一书。书中讲述的100多个小故事,每篇大多一两百字,全部是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办案手记”的形式撰写、最早发表在市纪委官方微博“钟山清风”上的。
这些记述真实办案过程的“手记”,用零散的马赛克拼接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反腐画卷。同时,也向社会公众揭开了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纪律审查、查办腐败分子的神秘面纱。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有着20多年一线查办腐败案件经历、曾任市纪委常委的谷以成。
打造“阳光纪检”,市纪委官微推出“办案手记”
强光刺眼、不让睡觉、二奶反腐、小三举报……一段时间以来,官员被纪委立案审查后,坊间总会流传各种各样的爆料、八卦。
2012年,市纪委官方微博“@钟山清风”开通时,后台经常收到小伙伴私信:“你们都咋抓贪官滴,是在办公室吗?他想跑怎么办?”“这个案子听说是小三举报的,求证!”
看到这些八卦传言,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应该主动揭开神秘面纱,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纪检监察机关“那些事儿”“晒”出来,让群众了解、参与到反腐败工作中来,为反腐败凝聚更多正能量。
2014年,“@钟山清风”专门开辟了“办案手记”专栏,邀请谷以成主创系列微博,在一个公共空间里,“晒”起了纪律审查工作的点点滴滴,揭秘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过程。
“此举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尚属首次。”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孔祥林介绍。
一直神秘的纪检监察机关,居然在官微上“晒”出了办案手记,想不火都不行。“办案手记”一年内共推出了100多期,获得了广大网民关注、追读和点赞,也拥有了一批铁杆粉丝。
或一场景,或一瞬间,“办案手记”揭开纪检人心路历程
为什么书名叫《请喝茶》?谷以成说,“喝茶”是百姓们耳熟能详的委婉用语,与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异曲同工。
书中的故事,有的是“潜伏”,有的是“风声”,有的是让人寒心的情感戏,有的是精心布设的迷魂阵;也有的是一个场景,一个瞬间,一个片段。它们体现的,既有“打虎拍蝇”的痛快感,也有振聋发聩的警示音,更有办案人员和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必胜信心和高超艺术,还有的是广大纪检人与被审查对象那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谷以成告诉记者,故事中的人或事虽是作者亲历或所见所闻,可并不特指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一类人、一类现象、一类行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反腐并不仅仅是纪委的事,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纪检监察系统以外的人看到这本书,能够加深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同、理解。”
“参加专案组后,她还带着初中课本,虽在千里之外办案,仍为女儿辅导,一会数学,一会语文,直说到手机发烫,末了总是:‘乖乖的啊!’‘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快了,快了!’手机屏保上女儿灿烂地笑着,笑得她心疼。”
这是一篇名为《热线》的“手记”。
“这就是我们工作常态。”谷以成说,这位办案人员确有其人,孩子面临升学考试,她就带着一套课本,在东南部一个省份,办案空闲时给孩子辅导。“其实,在一线办案人员中,有很多‘男神’、‘女神’。‘女神’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了材料,治得了贪腐;‘男神’们则卖得了萌,耍得了帅,工作时也是接地气的范儿。”
而接受纪律审查的贪官们各种表现和心态,在“手记”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谈话艰难地进行。他总是惦念住院的父亲,唉声叹气,怕见不上最后一面。‘我们去看一看老人家吧!’——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病床前,他跟父亲说:‘我要出趟远差,您要好好保重!’回来后,继续谈话。”
这是《惦念》揭秘的一个办案片段。
“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人性化办案过程。”关于真实情况,谷以成告诉记者,“当时审的时候特别艰难,因为对象是个孝子,其父病重住院,担心再也见不到父亲。了解情况后,办案人员就陪他去医院,没有亮出身份,更没有提及他被审查,就像朋友一样陪着他。回来后,他的心结解开了,很快就交代了。”
与腐败分子如何斗智斗勇?
一篇《新手》这样展示了纪检人风采:“对手是个处长,道行颇深,嘬起嘴转着圈儿吹着纸杯里漂浮的茶叶:‘小伙子,有什么事抓紧时间问,我下午还要主持个会。’刚入行的‘小杆子’倒也不急,指间悠闲转着笔:‘下午的包括以后的会,都安排好主持了。’那位便僵在那儿,如针戳气球松垮下来。”
网友热评:宛若解密档案,揭开了纪委办案神秘面纱
从2014年4月21日至2015年3月6日,历时一年,“办案手记”发表100篇,赢得了近7000条网民评论,单篇最高阅读量近10万人次。
作者谷以成在反腐一线战斗了20多年,曾任市纪委常委,也做过教师、检察官、反贪局局长、区纪委书记,获得过市“十大法律卫士”、市“十佳检察官”等荣誉。
谈及创作感受,他认为,腐败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人的专利,而是有权力就会有腐败,只是表现的形态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共通的地方就是‘人’。纪检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是做人情、人性、人心工作的。我想呈现和挖掘的就是人的七情六欲,人的自私贪婪懦弱凶险。当然,还有那能使坏人变好和好人变坏的制度环境。孟德斯鸠说过:‘每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这个障碍就是制度。不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当权者就会被关进去。”
一篇篇精彩的“办案手记”,就像一场场润物无声细雨,使广大网友从中读出了反腐败正能量。
“这种喝茶方式,其间沒有推盞,只有置腹交流。博中窥案,宛若解密档案,揭开神秘面纱,于细微处述卫士不一样的工作方式,用数语表义士举报决心与自保举措。”“@D一直叫小鱼儿的”认为。
“以前听说纪委要查某人先请他喝咖啡,现在知道,举报人举报还有通过喝茶这种方式的。呵呵,不错。可这老兄都下决心举报了,还怕他个啥?”“@南京新观察”直言。
“@过客2011”说,“手记”消除了百姓对纪委办案的神秘感,提升了纪委执纪威慑力!
“文字精炼,故事性强,信手拈来的短短一百来字足见作者文学功力。”“@东方水”这样评价。
本报记者 梁圣嵩 许震宁 本报实习生 陆含林
“办案手记”选登
系统里已有三个人被请去喝茶了。他连日失眠,茶饭不香。特地请假去老家看望年迈母亲,说儿子不孝,照顾不了您老人家。回来又跟儿子说,考个理工科,不要像自己这样从政当官。对声音开始敏感,风声、雨声、敲门声、警笛声、电话铃声、打招呼声。妻子说:“要不你去……”他说:“再等等看……”
《风声》
谈话正在节骨眼上,突然那位身子一软,滑到地下,手脚抽搐,口流涎水。这边两位顿觉五雷轰顶,办案子最怕这一出了。立马呼唤驻点医生。医生搭脉搏翻眼皮试呼吸,大声说:“赶快送医院!”同时眨眼示意,大家便全退出。半晌没人理会,监控里看他擦嘴张望活动手脚种种,笑得岔气。
《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