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定论,说东北亚自古就隶属于“汉字文化圈”。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汉字文化圈”的笑话。
孔子为传播中原文化,来到日本和朝鲜半岛教授汉字,然后又去西方。没想到,孔子看到西方人“红毛绿眼”,跟东方人大不一样,吓得不敢从马车上下来,就这样直接回到了中国。结果,西方人没能从孔子那里学习到美丽的汉字,于是他们就模仿孔子乘坐的马车留下的车痕,最后只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罗马字母。
这则笑话表达了中国人对建立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自豪感。的确,汉字对日本、朝鲜半岛在文化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从主观印象来看,中、日、韩都把形状上无明显差异的汉字用在说话和文章中,好像确实可以说是“汉字文化圈”,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表层的理解罢了。“汉字文化圈”这个概念的最大陷阱是使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现实:虽然3个国家都拥有并使用汉字,但各自用汉字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文化的内容是迥然而异的。
举例来说,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诞生于欧美的计算机,但是能不能就此把全世界都囊括在“计算机文化圈”里面呢?很难这么说。计算机只是一种手段,而非内容。同样,汉字也只是文化表达、交流的手段,汉字有时候甚至会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